目前分類:有些事情你該知道 (10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這篇是蘋果電腦創辦人Steve Jobs的演講,觀點很特別,三個故事都從親身經驗出發,跟Steve Jobs自己蠻連結的,推薦給大家!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ry , Stay Foolish)-------我總是以此自許。當你們畢業,展開新生活,我也以此祝福你們。  

 今天,很榮幸來到各位從世界上最好的學校之一畢業的畢業典禮上。我從來沒從大學畢業過,說實話,這是我離大學畢業最近的一刻。今天,我只說三個故事,不談大道理,三個故事就好。 

 
第一個故事,是關於人生中的點點滴滴如何串連在一起。


 我在里德學院(Reed College)待了六個月就辦休學了。到我退學前,一共休學了十八個月。那麼,我為什麼休學?(聽眾笑)這得從我出生前講起。 

 
我的親生母親當時是個研究生,年輕未婚媽媽,她決定讓別人收養我。她強烈覺得應該讓有大學畢業的人收養我,所以我出生時,她就準備讓我被一對律師夫婦收養。但是這對夫妻到了最後一刻反悔了,他們想收養女孩。所以在等待收養名單上的一對夫妻,我的養父母,在一天半夜裡接到一通電話,問他們「有一名意外出生的男孩,你們要認養他嗎?」而他們的回答是「當然要」。後來,我的生母發現,我現在的媽媽從來沒有大學畢業,我現在的爸爸則連高中畢業也沒有。她拒絕在認養文件上做最後簽字。直到幾個月後,我的養父母保證將來一定會讓我上大學,她的態度才軟化。  

 
十七年後,我上大學了。但是當時我無知地選了一所學費幾乎跟史丹佛一樣貴的大學(聽眾笑),我那工人階級的父母將所有積蓄都花在我的學費上。六個月後,我看不出唸這個書的價值何在。那時候,我不知道這輩子要幹什麼,也不知道唸大學能對我有什麼幫助,只知道我為了唸這個書,花光了我父母這輩子的所有積蓄,所以我決定休學,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  

 
當時這個決定看來相當可怕,可是現在看來,那是我這輩子做過最好的決定之一。(聽眾笑)

 
當我休學之後,我再也不用上我沒興趣的必修課,把時間拿去聽那些我有興趣的課。這一點也不浪漫。我沒有宿舍,所以我睡在友人家裡的地板上,靠著回收可樂空罐的退費五分錢買吃的,每個星期天晚上得走七哩的路繞過大半個鎮去印度教的 Hare Krishna神廟吃頓好料,我喜歡Hare Krishna神廟的好料。  

 
就這樣追隨我的好奇與直覺,大部分我所投入過的事務,後來看來都成了無比珍貴的經歷(And much of what I stumbled into by following my curiosity and intuition turned out to be priceless later on )。 舉個例來說。當時里德學院有著大概是全國最好的書寫教育。校園內的每一張海報上,每個抽屜的標籤上,都是美麗的手寫字。因為我休學了,可以不照正常選課程序來,所以我跑去上書寫課。我學了serif 與sanserif字體,學到在不同字母組合間變更字間距,學到活字印刷偉大的地方。書寫的美好、歷史感與藝術感是科學所無法掌握的,我覺得這很迷人。  

 
我沒預期過學這些東西能在我生活中起些什麼實際作用,不過十年後,當我在設計第一台麥金塔時,我想起了當時所學的東西,所以把這些東西都設計進了麥金塔裡,這是第一台能印刷出漂亮東西的電腦。如果我沒沉溺於那樣一門課裡,麥金塔可能就不會有多重字體跟等比例間距字體了。又因為 Windows抄襲了麥金塔的使用方式(聽眾鼓掌大笑),因此,如果當年我沒有休學,沒有去上那門書寫課,大概所有的個人電腦都不會有這些東西,印不出現在我們看到的漂亮的字來了。當然,當我還在大學裡時,不可能把這些點點滴滴預先串連在一起,但在十年後的今天回顧,一切就顯得非常清楚。  

 
我再說一次,你無法預先把點點滴滴串連起來;只有在未來回顧時,你才會明白那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所以你得相信,眼前你經歷的種種,將來多少會連結在一起。你得信任某個東西,直覺也好,命運也好,生命也好,或者業力。這種作法從來沒讓我失望,我的人生因此變得完全不同。(Jobs停下來喝水)  

 

我的第二個故事,是有關愛與失去。 

 
我很幸運-年輕時就發現自己愛做什麼事。我二十歲時,跟Steve Wozniak在我爸媽的車庫裡開始了蘋果電腦的事業。我們拼命工作,蘋果電腦在十年間從一間車庫裡的兩個小夥子擴展成了一家員工超過四千人、市價二十億美金的公司,在那事件之前一年推出了我們最棒的作品-麥金塔電腦( Macintosh),那時我才剛邁入三十歲,然後我被解僱了。 

 
我怎麼會被自己創辦的公司給解僱了?(聽眾笑) 

 
嗯,當蘋果電腦成長後,我請了一個我以為在經營公司上很有才幹的傢伙來,他在頭幾年也確實幹得不錯。可是我們對未來的願景不同,最後只好分道揚鑣,董事會站在他那邊,就這樣在我 30歲的時候,公開把我給解僱了。我失去了整個生活的重心,我的人生就這樣被摧毀。  

 
有幾個月,我不知道要做些什麼。我覺得我令企業界的前輩們失望-我把他們交給我的接力棒弄丟了。我見了創辦HP的 David Packard跟創辦Intel的Bob Noyce,跟他們說很抱歉我把事情給搞砸了。我成了公眾眼中失敗的示範,我甚至想要離開矽谷。  

 
但是漸漸的,我發現,我還是喜愛那些我做過的事情,在蘋果電腦中經歷的那些事絲毫沒有改變我愛做的事。雖然我被否定了,可是我還是愛做那些事情,所以我決定從頭來過。 

 
當時我沒發現,但現在看來,被蘋果電腦開除,是我所經歷過最好的事情。成功的沉重被從頭來過的輕鬆所取代,每件事情都不那麼確定,讓我自由進入這輩子最有創意的年代。 

 
接下來五年,我開了一家叫做 NeXT的公司,又開一家叫做 Pixar的公司,也跟後來的老婆(Laurene)談起了戀愛。Pixar接著製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全電腦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 Toy Story),現在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動畫製作公司(聽眾鼓掌大笑)。然後,蘋果電腦買下了 NeXT,我回到了蘋果,我們在NeXT發展的技術成了蘋果電腦後來復興的核心部份。  

 
我也有了個美妙的家庭。我很確定,如果當年蘋果電腦沒開除我,就不會發生這些事情。這帖藥很苦口,可是我想蘋果電腦這個病人需要這帖藥。有時候,人生會用磚頭打你的頭。不要喪失信心。我確信我愛我所做的事情,這就是這些年來支持我繼續走下去的唯一理由( I'm convinced that the only thing that kept me going was that I loved what I did)。  

 
你得找出你的最愛,工作上是如此,人生伴侶也是如此。 

 
你的工作將佔掉你人生的一大部分,唯一真正獲得滿足的方法就是做你相信是偉大的工作,而唯一做偉大工作的方法是愛你所做的事(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如果你還沒找到這些事,繼續找,別停頓。盡你全心全力,你知道你一定會找到。而且,如同任何偉大的事業,事情只會隨著時間愈來愈好。所以,在你找到之前,繼續找,別停頓。(聽眾鼓掌,Jobs喝水)  

 

我的第三個故事,是關於死亡。 

 
當我十七歲時,我讀到一則格言,好像是「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就會輕鬆自在。(If you live each day as if it was your last, someday you'll most certainly be right )」(聽眾笑)這對我影響深遠,在過去33年裡,我每天早上都會照鏡子,自問:「如果今天是此生最後一日,我今天要做些什麼?」每當我連續太多天都得到一個「沒事做」的答案時,我就知道我必須有所改變了。  

 
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中面臨重大決定時,所用過最重要的方法。因為幾乎每件事-所有外界期望、所有的名聲、所有對困窘或失敗的恐懼-在面對死亡時,都消失了,只有最真實重要的東西才會留下(Remembering that I'll be dead so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ol I've ever encountered to help me make the big choices in life. Because almost everything - all external expectations, all pride, all fear of embarrassment or failure - these things just fall away in the face of death, leaving only what is truly important )。  

 
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所知避免掉入畏懼失去的陷阱裡最好的方法。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理由不能順心而為。 

 
一年前,我被診斷出癌症。我在早上七點半作斷層掃描,在胰臟清楚出現一個腫瘤,我連胰臟是什麼都不知道。醫生告訴我,那幾乎可以確定是一種不治之症,預計我大概活不到三到六個月了。醫生建議我回家,好好跟親人們聚一聚,這是醫生對臨終病人的標準建議。那代表你得試著在幾個月內把你將來十年想跟小孩講的話講完。那代表你得把每件事情搞定,家人才會盡量輕鬆。那代表你得跟人說再見了。  

 
我整天想著那個診斷結果,那天晚上做了一次切片,從喉嚨伸入一個內視鏡,穿過胃進到腸子,將探針伸進胰臟,取了一些腫瘤細胞出來。我打了鎮靜劑,不醒人事,但是我老婆在場。她後來跟我說,當醫生們用顯微鏡看過那些細胞後,他們都哭了,因為那是非常少見的一種胰臟癌,可以用手術治好。所以我接受了手術,康復了。(聽眾鼓掌)  

 
這是我最接近死亡的時候,我希望那會繼續是未來幾十年內最接近的一次。經歷此事後,我可以比先前死亡只是純粹想像時,要能更肯定地告訴你們下面這些: 沒有人想死。即使那些想上天堂的人,也想活著上天堂。(聽眾笑)  

 
但是死亡是我們共同的終點,沒有人逃得過。這是註定的,因為死亡很可能就是生命中最棒的發明,是生命交替的媒介,送走老人們,給新生代開出道路。現在你們是新生代,但是不久的將來,你們也會逐漸變老,被送出人生的舞台。抱歉講得這麼戲劇化,但是這是真的。  

 
你們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的生活裡。不要被教條所侷限--盲從教條就是活在別人思考結果裡。不要讓別人的意見淹沒了你內在的心聲。最重要的,擁有追隨自己內心與直覺的勇氣,你的內心與直覺多少已經知道你真正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聽眾鼓掌)  

 
在我年輕時,有本神奇的雜誌叫做《Whole Earth Catalog》,當年這可是我們的經典讀物。那是一位住在離這不遠的 Menlo Park的Stewart Brand發行的,他把雜誌辦得很有詩意。那是 1960年代末期,個人電腦跟桌上出版還沒出現,所有內容都是打字機、剪刀跟拍立得相機做出來的。雜誌內容有點像印在紙上的平面Google,在Google 出現之前35年就有了:這本雜誌很理想主義,充滿新奇工具與偉大的見解。  

 
Stewart跟他的團隊出版了好幾期的《Whole Earth Catalog》,然後很自然的,最後出了停刊號。當時是 1970年代中期,我正是你們現在這個年齡的時候。在停刊號的封底,有張清晨鄉間小路的照片,那種你四處搭便車冒險旅行時會經過的鄉間小路。在照片下印了行小字: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ry , Stay Foolish)。那是他們親筆寫下的告別訊息,我總是以此自許。當你們畢業,展開新生活,我也以此祝福你們。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noira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活在當下時,既沒有過去拖著,也沒有未來拉著,
只要把全部能量集中在此時此刻,生命即會帶來無限的喜悅,
我們便會發現許多過去不曾見過的美好事物。

知足正是一種智慧,常樂則是感恩的境界。
過簡單的生活並不是安於現狀,故步自封。
而是對現有收穫的充分珍惜,對目前成果的充分享受,
也是對現有潛力的充分發覺和對現有資源的充分利用。

在接下來的旅途中,用減法減輕負擔,你不再需要背負沉重的行李,
你終於可以自在地暢懷大笑:簡單一點,人生反而更踏實。

----------------
節錄自 35歲前要有的33種態度

noira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當手上擁有六個蘋果時,千萬不要把他們都吃掉,因為你把六個蘋果都吃掉,
你也只是吃了六個蘋果,只吃到一種蘋果的味道。

但是,如果你把六個蘋果中的五個拿出來跟別人分享,儘管表面上你是少吃了五個蘋果,
但實際上你卻因此得到其他五個人的友情和好感。

以後你就有可能得到更多,因為當別人有了其他的水果的時候,就一定會和你分享。
你會從這個人手裡得到一顆橘子,那個人手裡得到一片西瓜,
最後你就有可能得到了六種不同的水果,六種不同的味道,六種不同的顏色,
以及五個人的友誼。

35歲前,你一定要學會分享你所擁有的東西,去換取對你來說更加重要和豐富的東西。
所以,我們說分享是一種智慧的交流。

----------
節錄自 35歲前要有的33種態度

noira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an 02 Wed 2008 23:41
  • 慶幸

慶幸自己看的到一切,

慶幸自己看得懂字,

慶幸自己願意去看書。

良書益友,心靈很充實。

明天要繼續努力,加油。

noira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切都是冥冥中注定 

買的書明明目的不一樣卻涵義相同 

果真是吸引力法則

 ================================= 

秘密摘要 

生命的偉大秘密就是吸引力法則。

 吸引力法則說"同類相吸"。因此當你有了一個思想,你也會吸引同類的思想過來。

 你當下的思想正在創造你的未來。

你最常想的,或你最常把焦點放在上頭的,將會出現在你的生命中,成為你的人生。 

把自己當作生活在富足中,你就會吸引富足。 

你的思想會變成實物。 

有意識的選擇你的思想,進而改變你的生命。

向宇宙做出宣告:所有好的思想都是強而有力的;任何負面的思想都是脆弱無力的。

你就是你自己生命的傑作。

要主宰你的心靈,方法之一是學會讓心靜下來。設定一個意念:我是自己思想的主人。


秘密的法則

吸引力法則就是一種自然法則,跟重力法則一樣公正無私。

除非你用持續的思想召喚,否則不會有任何經驗進入你的生命。

不好的感覺和好的思想,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

思想決定了你的頻率,而感覺則會立即告訴你,你是位在哪個頻率上。當你感覺不好時,你就是楚於會引來不好事物的頻率上;當你感覺美好時,你就是在強力吸引更多美好的事物。

"你感覺怎樣?""我感覺不錯呀!"      很好,那就繼續保持吧!

如果你感覺不好,那就刻意的去提升它。閉起你的眼睛(杜絕令你分心的事物),專注在你內在的感覺上,然後微笑一分鐘。

擅用秘密轉移物---例如快樂的回憶,大自然或你喜愛的音樂---可以瞬間改變你的感覺,轉換你的頻率。

邱吉爾:生活的同時,你也在創造自己的宇宙。

你無法用你的思想傷害別人,你只會傷害你自己。如果你想的是愛的話,想想看誰會蒙受其利?---你!

愛恩斯坦:這是個和善的宇宙嗎?

擁有美好的事物,是你天生的權利。


秘密的運用

吸引力法則和阿拉丁神燈的巨人一樣,對我們有求必應。

創造的過程有三個步驟,幫你創造出你所想要的。
1. 要求:對宇宙下命令。你有選擇想要什麼的機會,但是你必須先釐清自己到底想要什麼,這是你的工作。如果還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吸引力法則是無法為你帶來任何東西的。
2. 相信:相信"它"已經是你的了。要當做你已經擁有自己所想要的事物,知道它會在你需要的時候到來。然後,接受它們的到來。你要如何把自己帶到"相信"的點上?開始"假裝"吧!像個孩子般的假裝,舉止要像你已經擁有它一樣。
3. 接收:做一次要求,相信你已經得到,然後在接收的部分,你只要去感受喜悅就好。

要減重,就不要把焦點放在"減重"上;反之,把焦點放在你的完美體重上。去感受擁有完美體重時的感覺將召喚它的到來。

宇宙顯現你所要的事物,是不花任何時間的。顯現一百萬,與顯現一塊錢同樣容易。

從吸引小的事物開始,譬如一杯咖啡或停車位,是體驗吸引力法則實際運作最簡單的方式。以強烈的意圖,吸引小的事物。當體驗到自己擁有吸引的力量,你將前進創造更大的事物。

藉著去想你所要的生活方式,來預先創造你的生活,你就能依自己的意識創造生命。

藉由思想,讓預先決定你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成為你每天的習慣。


待續...

noira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些只是看完書後整理的一些摘要而已。 

如果一直覺的有些事不對勁但又說不出所以然的話, 也許進來看看會有不少幫助。 

=======================================

成功的關鍵在於提高能量,當提高了能量,別人自然被你吸引。
一旦他們慕名而來,你就要他們付錢! 

你的收入,只能增加到你最願意做到的程度! 

如果想改變果實,首先必須改變他的根;如果想改變看的見的東西,必須先改變你所看不見的東西。 

缺錢不是個問題,缺錢只是一種症狀,他透露了表面之下的狀況。 

你的外在世界,只不過是你內在世界的反應罷了。 

想法產生感覺,感覺產生行動,行動產生結果。 

察覺,理解,劃清界線,提出宣言。 

如果你的動力來源並不是正面的作用,例如你是出於恐懼憤怒而想致富,或者只是為了證明自己而想成功,那麼你的錢永遠不會帶給你快樂。

 如果想徹底改變室溫,唯一的辦法是重新設定溫度調節器。同理,想徹底改變理財成績,唯一的辦法是重新設定財務溫度調節器,也就是金錢藍圖。 

保持自覺,就是可以時時觀看自己的想法和行動,好讓你能做出自己真心想要的抉擇,而不是被過去的設定所操控。 

你可以選擇那些會鼓勵你獲得幸福和成就的思考方式,而捨棄那些不能支持你獲得幸福的思考方式。


 1. 有錢人相信:我創造我的人生。窮人相信:人生發生在我身上。 

受害者特徵:責怪,合理化,抱怨。 

你在抱怨時,其實是在吸引更多"爛事"進入你的生活中。 


2. 有錢人玩金錢遊戲是為了贏。窮人玩金錢遊戲是為了不要輸。 

如果你的目標是過的舒服就好,你就很可能永遠也不會有錢。但是如果你的目標是賺大錢,那麼你最後很有可能會舒服的不得了。 


3. 有錢人努力讓自己有錢。窮人一直想著要變有錢。 

大部分人沒辦法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最大原因是他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不成功的人大部分都畫出了限度,限制自己可以付出多少,冒險到什麼程度,犧牲到什麼程度。 

如果你不是全心全意真心真意想創造財富,那麼你很可能創造不出多大的財富。 


4. 有錢人想的很大。窮人想的很小。 

你的收入與市場認為的你所產出的價值成正比。 

價值判定因素:供給,需求,品質,數量。

 企業家不過就是"解決問題的人

想大的,做大的,你將會擁有金錢和生命意義。 


5. 有錢人專注於機會。窮人專注於障礙。 

杯子是半滿還是半空的? 

有錢人期待成功,窮人期待失敗。

 "你所專注的事物會擴大" "預備,開火,瞄準!" 儘可能短時間準備妥當,然後行動,然後在沿途修正。 

行動永遠比不行動好。窮人永遠不採取行動,所以永遠都是輸家。 

練習樂觀,將問題或障礙改造成機會。 

學會感激已經擁有的事物。 


6. 有錢人欣賞其他的有錢人士和成功人士。窮人討厭有錢人和成功人士。 

如果用負面眼光將有錢人當成壞人,而你想當一個好人,那麼你永遠也不可能有錢。 

有錢能做的好事遠比沒錢能做的好事多太多。 

成功特質:積極正面,可信賴,專注的,有決心的,堅持的,努力的,活力十足的,處世圓滑的,能言善道的,略有小聰明的,至少專精於一個領域的。 

祝福任何你所想要的事物。 


7. 有錢人與積極的成功人士往來。窮人與消極或不成功的人往來。 

模仿他們的內在策略和外在策略。

 事情會發生都是有原因的,那個原因就是為了要幫助我。 

事物本身沒有意義,除非我們賦予它意義。 

你懂哪些事情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認識哪些人。 

若想與老鷹一起飛祥,就別和鴨子一起游水! 

"如果他們做得到,我也可以!"


 8. 有錢人樂意宣傳自己和自己的價值觀。窮人把推銷和宣傳看成不好的事。

 厭惡推銷,是最容易阻礙成功的障礙。

 "製作一個好的捕鼠器,全世界都會找到你家來。"
 "前提是他們要知道你有捕鼠器。" 

為什麼要推銷? 回歸信念:你相信自己有價值嗎? 
如果你相信自己有價值,你怎麼可以把它藏起來不讓其他有需要的人知道呢? 

領導者賺的錢永遠多於跟隨者


9. 有錢人大於他們的問題。窮人小於他們的問題。

 成功的秘訣就是不要逃避問題,不要在問題前面退縮;成功的秘訣就在於你要成長,讓自己大於一切的問題。 

如果你的生活裡有一個大問題,這只說明了一件事:你很小!! 

心靈通常一次只能關注一件最重要的事,所以,你若不是在抱怨問題,就是在找解決的方法。

 成功的戰士定義:一個戰勝自己的人。 


10. 有錢人是很棒的接受者。窮人是很差勁的接受者。 

不承認自己的價值而不懂的接受,所以接收不到! 

如果你說你有價值,你就有價值。如果你說你沒有價值,那麼你就沒有。然後你就會依照你的故事版本而活。 

如果一株百呎高的橡樹擁有和人類一樣的心靈,那麼它頂多只能長到十呎。 

凡是出現一個給予者,就會有一個接受者;而每一個接受者的對面都是一個給予者。 

如果有人不願意拿他的那一份錢,那麼錢就會跑到願意拿的人手上。雨水不在乎落到誰的身上,錢也一樣。

 金錢只會讓你現有的自己更加擴大。

 "內在先於外在"首先要擴大自己的接收箱,然後看著錢進來裝滿它。 

你做一件事的方式,就是你做所有事情的方式。如果一直阻擋自己接收金錢,很可能你也一直在阻擋自己接收生命中其他美好的事物。 

練習當一個很棒的接受者。凡是有人給你讚美,只要對對方說"謝謝",不要馬上就回贈一個讚美。接受並擁有這個讚美,而不是去"折射"它。


11.有錢人選擇根據結果拿酬勞。窮人選擇根據時間拿酬勞。

擁有穩定的薪水沒什麼不對,除非他阻礙了你用自己的能力賺取你所值得的錢----問題是,"穩定的薪水"這概念往往就會阻礙你賺更多的錢。

窮人用自己的時間換取金錢。這種做法有個大問題,因為你的時間是有限的。

永遠不要為你的收入設定上限。

從事服務業不要期待你會很快發財,除非你想出辦法為自己製造分身,或者使用槓桿原理來運用自己的時間與精力。

如果你只是替別人工作,領薪水,那麼你永遠不會有錢。如果你要找工作,那麼就要確定你拿的是百分比的酬勞。否則,就自己當老闆!


12.有錢人想著:如何兩個都要?   窮人想著:如何二選一?

窮人和許多小康階層的人相信,在金錢和人生的其他方面之間,只能選擇其中一個,因此他們把一種立場合理化,口口聲聲說金錢不比其他事物重要。

錢是潤滑劑,它讓你可以"滑順"過生活而不是"緊繃"過生活。

有錢就不會快樂,想快樂就不會有錢,這種想法只是"貧窮"的制約。

有錢人相信:"魚與熊掌可以兼得。"
小康階層認為:"熊掌太貴了,所以我吃一小片就好。"
窮人說自己吃不起熊掌,所以他們吃雞肉,但又惦記著自己吃不起熊掌的事,滿心疑惑為什麼自己"什麼都沒有"。

當你有錢而且去使用它時,你和與你一起花錢的人都享受到了這價值。


13.有錢人專注於自己的淨值。窮人專注於自己的工作收入。

真正衡量財富的標準是淨值,不是工作收入。

四種決定淨值高低的因素: 收入,存款,投資,簡化  
好比開一輛四輪汽車,有錢人用四個輪子玩金錢遊戲,所以開的很順。
窮人和大部分的人卻只用一個輪子玩金錢遊戲,他們相信致富只有一條路,就是賺很多錢,然而就像巴金森定律一樣"支出永遠與收入成正比。"

敗家之流有三個座右銘:
1. "還不就只是錢而已。"     所以他們不會有多少錢。
2. "失去的還會再回來。"     至少他們希望如此。
3. "抱歉,現在不行,我沒有錢了。"   他們不創造收入來填補財務漏洞,也不儲蓄,所以無法奢談第二個淨值因素。

有錢人會把時間精力用來學習與投資相關的事物,窮人卻認為投資是有錢人才能做的事,所以他們從來不學習,而繼續過著沒錢的生活。

追蹤你的淨值!  注意力所在的地方,就會有能量流動,也就會出現結果


14.有錢人很會管理他們的錢。窮人很會搞丟他們的錢。

想要駕馭金錢,首先必須管理金錢。

除非你能管理你現有的一切,否則你不會再得到更多

你管理金錢的習慣,比你擁有的錢財數目更重要。

不是你控制金錢,就是金錢控制你。

小處開始做起:財務自由罐,每天放點錢進去,即使是銅板也好。這可以讓你每天把注意力放在財務自由這個目標上;注意力集中的地方,就會產生結果。


15. 有錢人讓錢幫他們辛苦工作。窮人辛苦工作賺錢。

你的錢所做的工作越多,你所需要做的工作就越少。

金錢遊戲中設定的目標是"永遠不需要在工作,除非你自己選擇要工作"

不要等著買房地產,要把房地產買下來等。

有錢人把每一塊錢都視為"種子",把它種下去後可以多賺一百塊錢,再把這些賺到的錢種下去,又多回收一千塊錢。

你今天花的每一塊錢,其實是花掉了你未來的好幾百塊錢

去了解投資的世界,熟悉各種不同的投資管道和財務工具。然後從中選擇一個領域,變成那個領域的專家。開始投資那一塊,之後再轉進其他的投資


16.有錢人就算恐懼也會採取行動。窮人卻會讓恐懼擋住了他們的行動。

行動是內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橋樑。

真正的戰士可以馴服這條叫做"恐懼"的眼鏡蛇。不必把恐懼除掉也可以成功。

簡單便利的生活,是保留給窮人和大部分的中間階層的人去過的。

如果你只願意做輕鬆的事,人生就會困難重重。但如果你願意做困難的事,那麼人生就會變的輕鬆

"舒服"就是你現在所在的位置。

你只在一個狀況下是真正在成長的,那就是你覺得不舒服的時候。

CZ=WZ  (Comfort Zone = Wealth Zone)    你的舒服區等於你的財富區。

馬克吐溫:我這輩子有過幾千個問題,其中大部分從來沒有真正發生。

就追求成功和快樂來說,你最應該學習的技巧,就是訓練並管理自己的心。

你腦子裡沒有一個想法是不必付房租的,你要為負面的想法付出代價。

運用"強力思考法",觀察你自己和自己的思考模式,只接受那些會支持你得到快樂和成功的念頭。與自己約定,不管何時,只要那聲音試圖阻止你去做某件可以幫助你成功的事,你就偏要去做,不要讓這種源自於恐懼又一心想要舒服的聲音得勝,要讓你的心靈知道,主人是你,不是它。


17.有錢人持續學習成長。窮人認為他們已經知道一切。

"你可以是對的,你也可以是有錢的,但你不會兩者都是。"
所謂"對的",意思是你非要堅持過去的思考和生活方式不可;可是很不幸的,正式那些東西造成了你現在的處境。

吉姆.朗:如果你繼續做你從前到現在一直在做的事,你就會繼續得到你一直以來所得到的東西

什麼叫做神經病?就是你不斷做同一件事,卻期待能有不同的結果。

每一位大師都曾經是個大失敗者,沒人一出生就是天才,都是經過學習才知道如何獲勝。

有錢人的成功的順序:成為>去做>擁有   (如果我成為成功的人,我就能做我需要做的事,得到我想要的一切,包括財富。)
窮人的成功順序:擁有>去做>成為   (如果我有了一大筆錢,我就能做我想做的事,然後我才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想得到最好的薪水,你必須是最好的。

有錢人會向比自己更有錢的人請教。窮人則向朋友尋求建議,但朋友跟他一樣窮。


=======================================

光說不練是沒有用的。

宣言清單

有錢只是成功的一種結果,裡面的很多概念,我覺得除了金錢以外還可以應用在很多事物上。

把食指比在頭上大聲的說吧,

"這不只是有錢人的頭腦,這是成功的人的頭腦!"




ps: 如果有人可以做到上面多數的話請讓我知道,我想和你(妳)做朋友!
 

noira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網路美女人人愛看 以前我也挺愛看的

但打從實習看了"說話前想好比哪跟手指(應該是這書名)"這本書之後

到現在半年多了 點選人氣網美相簿的慾望就越來越少

那本書真的堪稱經典 把美女之所以會被叫美女的源由說的一清二楚

舉凡拍照角度 手勢 眼球的位子 刻意放大的虹膜等等

為啥具備這些條件就可以讓母豬賽貂蟬 書裡原因都寫的很清楚 我不(懶的)多說

只覺得以前的自己都被男性赫爾蒙和天性給矇蔽了

總之屢試不爽 只要仔細觀察 網上十本經典相簿裡九本都脫離不了這些範疇

僅僅只有極少部分的相簿 是以自然不做作的方式博得滿堂彩的

這陣子晚上沒事幹會去亂逛陌生人的相簿

覺得氾濫的情況一樣 甚至每本都同出一撤

同樣的光線 同樣的動作 同樣的眼神 同樣的裝和飾品 只是人不同而已

其實看起來是挺有趣的 覺得很像一系列的量產化商品一樣

走在街上時也是 類似的人實在太多了 也因此即使想偶而眼睛吃吃冰淇淋

都盡量避免浪費時間在那些第一眼吸引我的人身上

畢竟靜下心思考都會發現其實她們都是時下的產品

感覺特別有趣的就是加大虹膜這件事 最近這類的隱形眼鏡似乎特別受大家歡迎

戴上去後古溜溜的大眼睛看起甚是可愛 一派天真無邪的樣子

上網逛逛 稱的上是人氣相簿的人物 除了真的長的國色天香的除外

很多眼神乍看楚楚可憐的人 仔細一看都會發現有配戴這種隱形眼鏡

只能說 天然產品越來越少了 我相信那些女孩子即使不化妝應該也不錯的

期許以後能流行一下自然風 不化妝不用假睫毛不把眼睛弄得跟魚眼一樣大

不過這當然是蠢到不行的希望

誰不愛美? 誰不化妝?

只要有人愛看的一天 這些時下"商品"就永不會退流行

:p

noira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由時報 黃琦


來自辦公室的誘惑 比你想像更嚴重


這樣說八,一天之中,你與同事相處的時間最短也有8小時,

更別說那些需要加班的日子,同事之間說說笑笑,相約共餐,再普遍也不過。

而你與另一半和情人比肩而坐聊天分享心事的時間,一天有兩小時都很難說,

我相信大部分的時間裡,回到家中,多半都是你做你的事,他忙他的事,

終於捱到上床時間,另一半卻早已呼呼大睡夢周公去了,

回想起來,兩人在這天當中正眼相對的次數,五跟手指頭就數的出來。


別找藉口了 你其實可以避免


不少人都會下意識的將情人的異性同事視為首要假想情敵,

因為,對方與自己情人的熟稔度和相處時間,都可能比自己還熟還久,

日久生情的可能性太高了,怕對手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恐懼,

讓人不自覺的豎起全身雷達密切監控情人與同事的互動。

與職場同事或客戶因日久生情而譜出浪漫刺激的辦公室戀情,這樣的緋聞八卦到處都有。

如果當事者男未婚女未嫁,又都有了結束舊戀情的想法,

在職場上另尋芳草倒也無可厚非,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嘛!

但是,若職場上的這段意外戀情是外遇 是劈腿 是偷吃,就讓人很不以為然了。

別用"事情就這樣發生了,我也無法控制"這種理由為自己出軌辯駁,

你絕對有辦法避免"職場外遇"這樣的事情發生


> 盡量避免與異性同事獨處一車內

私人轎車是一個相當容易引人遐想的密閉場所,空間狹小到你一鑽入車內,

就可以聞到彼此的香水味,讓你意亂情迷,

再加上兩個相依偎的座位中間只隔著不到15公分的排檔座,

往旁邊看就是對方的臉部大特寫,往下面瞄則是對方性感的大腿,太危險了!

若經常搭某個固定異性同事的"順風車",溫馨接送久了絕對出問題,

如果其中一方本來就意有所圖,事情會發展的更快。

所以,想杜絕職場外遇,首要便是要盡量避免與異性同事經常獨處於一車內,

不要給對方可趁之機,也不要給自己製造無謂的麻煩,就是這麼簡單。


> 提到另一半 盡量使用正面形容詞

如果你經常在同事面前抱怨自己的另一半多不溫柔,

多不體貼,對你多不好,是個失職的伴侶或情人,

你就等同於向對方暗示:"我的感情出現縫係,有興趣的話,現在出手正是時候喔!"

這等於間接鼓勵對方與你來段秘密戀情。

如果你真沒有這個意思,就近量在提到自己的另一半時,使用正面的詞語,

例如我老公對我真是好的沒話說,我男友三不五時都會給我意外的驚喜,

讓同事們感受到你的感情生活甜蜜和諧,沒有第三者插入的空間,

想搞辦公室戀情的人自然不會將念頭動到你身上。


> 避免過久的眼神接觸

雖然說與人對談時,眼神應該專注的注視對方的雙眼,

但我實在要提醒你,對待異性同事或客戶,除了談論公事外,

最好還是避免過久的眼神接觸,尤其是當你有雙水汪汪的桃花電眼時,

以免對方誤會你對他有其他的意思,進而讓他興起了錯誤的念頭,

自做多情會錯意,給自己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 必要時 考慮調職或離職

如果你根本就無意搞職場外遇,卻受脅迫於上司的威逼或客戶的威脅,

在無計可施之下,建議你不仿壯士斷腕申請調職,遠離這對你不利的情況,

甚至可以考慮離職換個環境。

因為,你的婚姻或愛情顯然要比在這家公司工作這件是重要的多了,不是嗎?

畢竟,工作在找就有,有情人卻難得!

熟重熟輕?用腳指頭想就知道了!



........

看著報紙打字好累 = =

不過和證嚴法師講的很像說!

上人說過,要避開不必要的感情有三大原則

一,不做眼神接觸

二,不談論內心事情

三,不兩人獨處

簡直一模一樣了,不過經過實際體驗後發覺,還是上人講的更符合實際情況

總之留著以後參考囉!

noira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朝名臣左宗棠喜歡下棋,而且棋藝高超,少有敵手。有一次他
微服出巡,在街上看到一老人擺棋陣,並且在招牌上寫著:「天
下第一棋手」,左宗棠覺得老人太過狂妄,立刻前去挑戰,沒有
想到老人不堪一擊,連連敗北。左宗棠洋洋得意,命他把那塊招
牌拆了,不要再丟人顯眼。

當左宗棠新疆平亂回來,見老人居然還把牌子懸在那裡,他很不
高興,又跑去和老人下棋,但是這次竟然三戰三敗,被打得落花
流水。第二天再去,仍然慘遭敗北,他很驚訝老人為什麼這麼短
的時間內,棋藝能進步如此地快?

老人笑著回答:「你雖然微服出巡,但我一看就知道你是左公,
而且即將出征,所以讓你贏,好使你有信心立大功。如今已凱旋
歸來,我就不敢客氣了。」左宗棠聽了心服口服。

謙虛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智慧,一時的相讓可以顧全大局。
此時是否有事情正讓你為難,「退一步路,海闊天空」,
讓這老人的智慧成為我的智慧。

noira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不錯的邏輯,各位可以思考看看!
地球上將近有六十億人口,我們可以擁抱的人有多少?可以牽手的有多少?

可以講話但不能碰觸的人有多少?擦身而過又是多少?
有時候真是覺得,可以進到自己內心的人,
如果用手來數,是不是一隻手就夠用了呢?
如果可以選擇,我寧願退化變成猴子,
一堆一堆的依偎在樹上、躺著一起曬太陽、吹風、看人。

我發現人際的心靈裡有許多不同的空間,具體一點說像是不同的樓層!


一樓「店面朋友」

一樓的是「店面朋友」,通常二十句固定的話就夠用。

例如:你好嗎?吃飯沒?去那裡?好漂亮!還好啦!沒什麼!就這樣!…

每個人看來都很平穩、安定、滿足和成熟。


二樓「客廳朋友」

二樓是「客廳朋友」,可以坐在一起泡泡茶八卦一下

政治、經濟、新的商機、最近的媒體新聞、樂透彩券…

大家可以一起哈啦打發時間,

可以繞過每一個人內心裡的孤獨,然後覺得自己好幸福。


三樓「廚房朋友」

廚房朋友」在三樓,就是可以剖腹談心的那種。

這類朋友如果是女性族群,就會有一堆笑聲或幾把眼淚來做收場。

然後覺得自己充分被對方所了解,人生一點也不寂寞。


四樓「臥室朋友」

四樓是「臥室朋友」,可以親密、做愛、觸摸的朋友。

有些臥室開著傳統的日光燈,一切依照傳統的規矩來進行。

有些臥室總是把燈關上,可以自由地幻想和投射,各自編自己的夢。

也有很多裝進口燈的。

不管裝哪一種燈,通常臥室都具有一種隱藏性的魔術電力,

懂得怎麼用開關的人,你的室友就是「伴」,

常把開關開得不是時候的人,那個伴就有可能變成「絆」喔!

老天爺最聰明的地方,就是教你做這種魔術的主人。



頂樓陽台「緣分朋友」

頂樓的陽台,一般是空在那裡,沒有被設定要怎麼樣?

這種朋友屬於「緣分朋友」。

有時飛來一隻鳥,有時吹來一根草,堆積一些泥土,落下幾顆種子,

你不知道它在什麼時候會開什麼花?當然沒有期望要結果實。

也許一陣雨來滋潤了心靈,也許颳起風吹亂了寸心。

無意間闖上來的人,有人走得快,有人走得慢,…

這個屋頂看起來也許是空空的,但是你知道它不是空的,它裝滿了「曾經」。

這些曾經偶爾會在夜空下跑出來陪你,也會幫你記錄歲月,

它們也許就是你用來拉近兒孫距離的話題,

這些曾經會使眼角的皺紋回憶出當年的心情而變成許多故事。




我習慣用一秒鐘穿過店面,兩秒鐘經過客廳,三分鐘停在廚房一下,

四個小時在臥室裡睡一覺,花五天的時間在屋頂等待,

等待老天爺給我生命中帶來的驚奇和美。

我經驗到有的時候當眼睛裝滿感恩的淚時,就會忘記六十億人口的事,

而常常一點點小小的感動,又會使我覺得好像可以擁有一切,

擁有這整棟樓的朋友和心情。

noira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把每一餐,當做生命給我的一個機會。當我打開餐巾、舉起刀叉,

我聽見生命對我說:「你可以透過食物和旅行來認識、享受我。

用這種方式你賺不到錢,得不到名,但是快樂卻一點一滴地發生。

原汁原味,絕在實在。和愛情相比,食物不會可歌可泣,但至少不會騙你。」


跟朋友約吃飯,朋友問:「你想吃什麼?」我常說:「都可以。」

「都可以」、「你說呢」、「隨便啊」、「無所謂」,這些話我都說過。

表面上看 起來是隨和,實際上是無知。

因為不知道有什麼東西好吃,所以只好配合別人。

今年之前,我對於吃一直沒什麼熱情。我吃過很多好東西,但都是別人帶我去的。

吃的當下很享受,但事後要我自己再去找那家餐廳,我可提不起勁。

為什麼會這樣?我猜大概是因為今年之前,我是個認真的上班族。

對我來說:「吃」是為了「活著」,而「活著」是為了「工作」。

今年起不再上班,我把生活顛倒過來:「工作」是為了賺錢來「活著」,

而「活著」,是為了好好地「吃」。吃應該是生活的目的,不是手段。


我38歲,體會到這一點已經太晚。

38年,四萬一千多餐,真正令我印象深刻的,不超過十碗。

可悲?但我應該不是特例。我猜很多人跟我一樣。

一天結束後躺在床上,不記得今天吃了什麼(甚至根本沒時間吃),

卻清楚記得辦公室哪件公事沒有辦完,哪個傢伙講他壞話。

這就叫為了工作而活,為了活而吃。吃飯就像汽車加油,例行公事,只看價錢。

加油你還會挑98無鉛,吃飯你只在乎夠不夠鹹。


為了工作而活倒還有某種意義,有些人搞到活著,只是為了不要被公司那個傢伙鬥倒。

諷刺的是,那個傢伙,壓根沒把你放在眼裡。

生活,變成了一場自編自導、沒有觀眾的驚悚劇。

誰不懂「人生苦短,及時行樂」的道理,但為什麼能做到的人那麼少?

誰不享受美食的快樂,但為什麼把它們放第一順位的人那麼少?

我不敢說有經濟壓力的人。當一家溫飽都成問題,講及時行樂是唱高調。

但那些經濟穩定、甚至優渥的人,為什麼還吃得那麼糟?

不只是吃和玩,還有住和穿。

多少上班族,包括我在內,明明有經濟能力改善生活的品質,卻過得像寄生的蝨子。

頭髮沒有型、衣服沒有洗、辦公桌像實驗室、浴室像化糞池。

我們銀行的戶頭裡也許有很多零,生活的富有程度,頂多只有一顆星。


我們過得糟,因為沒有學習。

Surprise !生活也是要學習的,可惜的是:我們從來沒有學過。

美術課、音樂課、 家政課、講兩性的那堂健康教育課,

這些課教學生把「生活」過好,你上過幾堂?

這些課都用來上英數理化,教學生如何把「工作」做好。

這樣長大的我們, 自然成為工作超人、生活白痴。

如果被丟到荒島,我們第一個反應大概是上網找資料。


四個問題


我當老闆時和一位來應徵工作的年輕人面談,我問他的頭四個問題是:

「有沒有女朋友?」

他說:「我還年輕,想專心拼事業,目前不想交女朋友。」

「你去過最好玩的地方是哪裡?」

「我不喜歡出去玩,我喜歡在家研究電腦。」

「那你吃過最好吃的東西是什麼?」

「我都全心全意工作,吃得很隨便。」

「會做菜嗎?」

「我家附近有很多吃的,不用自己做。」


他可能以為這些答案都展現出專業精神,會為自己加分,於是得意地看著我。

但我連學歷和經驗都懶得問,就跟他拜拜了。我已經活得夠粗糙了,

但就連我都知道:除非是極度專業的人才(比如說實驗室的科學家),

一般來說,好的員工,必須先是一個好的情人。

工作要做得好,生活品質得高。

或是說,好的員工,對生活必須有起碼的興趣。

這位應徵者沒有興趣,也沒有謙虛。

他沒有生活能力也就罷了,他還看輕那些能力,覺得自己花錢就可以買到,何必自己學。

花錢可以上好的餐廳,但體會不出美食背後的文化意義。

花錢可以坐頭等艙去義大利,但站在競技場中央不會有思古之幽情。

「吃」只需要像機器人一樣張嘴閉嘴。但「品嘗」就需要用到五官和心。


我也曾經張嘴閉嘴過。在美國念書時,覺得讀書最大,其他一切都是浪費時間。

有一段時間,我請中國餐廳每晚送便當給我。

他們五點送到大樓門口, 進不了大門,就把便當放在地上。

我六七點回到家,有時下著雨,就在公寓門口地上,

一堆廣告傳單之間,挖出又濕又冷的晚飯。

上樓後一邊吃,還一邊翻著課本。

十多年後,我的經濟狀況比當學生時好的多,吃的東西卻一樣溼冷。

六七點窩在辦公室,沒事做了,但也不想回家。

跑到附近麵攤上隨便吃碗麵,匆匆又趕回公司,生怕錯過了重要的E-mail。

肚子飽了,甚至因為吃得太快而很脹,但味蕾很懶散,心情很空虛。

我也曾是個賭徒,野心勃勃地想:

一旦我考上第一志願,或是當上總經理,或是找到天命真女,

一切的問題都迎刃而解,那天以後,我就會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為了那些快樂的日子,現在苦一點沒關係。

繼續做夢吧


但在聯考制度下長大的我們,有這種想法很正常。

我們都是延遲快樂的高手,擅長讓人生在未來某個終點線等候。

但聯考制度下長大的我們,後來也都發現:

得到第一志願和天命真女之後,他x的,竟然有新的問題!

被延遲的快樂不但不生利息,反而連本金都沒有了。

人生不會在未來某個終點線等候,她與你打一個照面,你不抓住她,她說走就走。

陪伴你的只剩感嘆,和打不完的玻尿酸。


於是我戒了賭,開始用定存的方式,一天一天累積快樂的利息。

如果沒有命一把贏到大的快樂,那我就一餐一餐累積小小的幸福。


今年以來,我開始講究每一餐。未必要山珍海味,但就算是蚵仔煎,也要細嚼慢嚥。

未必去大飯店,但就算是路邊攤,資料也要搜集齊全。

我把每一餐,當做生命給我的一個機會。

當我打開餐巾、舉起刀叉,我聽見生命對我說:

「你可以透過食物和旅行來認識、享受我。

用這種方式你賺不到錢,得不到名,但是快樂卻一點一滴地發生。

原汁原味,絕對實在。和愛情相比,食物不會可歌可泣,但至少不會騙你。

沒有愛情的時候,你就多吃!」


Eat and live


Oh, My God !沒有愛情的時候,你就多吃!

我飽讀詩書,卻發現這才是真正的醒世箴言!


九月初的周末,晚上十點吃完美食,和一位老友在街上巧遇:「最近忙什麼?」我問。

「忙著補習考金融證照,」他感嘆地說,「沒想到到了我們這個年紀,還要上補習班。」

「有什麼關係?我也在補習。」我說。

「你補什麼?」

「想報一個旅行團,到瑞士學烹飪。」他愣了一下,然後慢慢笑出來。

Yes,我的老友懂了!

那微笑的源頭是一種醒悟, 醒悟到經歷了名、利、愛、 恨,

到頭來人唯一能真正擁有的,是一顆熱騰騰馬鈴薯。

醒悟到天上會飛來很多真、假、虛、實,真正對你好的東西,都是從地底下長出來的。

「報名時別忘了我。」他叮囑。

我點頭,就像高中時答應幫他報英文補習班一樣。

對工作,我們都已鞠躬盡瘁。對人生,我們才剛要開始。

noira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現了 90/10 的定律,它可以改變你的一生,最低限度,它將改變你對情況的反應。

90/10 的定律是什麼?生命的 10% 是由你的際遇所組成,餘下的 90% 則由你的反應而
定。這意味著什麼?我們無法掌握那 10% 的際遇。 我們無法阻止行程因汽車壞掉
、航班誤點,甚或車子拋錨而延誤。我們無法控制那 10% 的際遇,但餘下的 90% 則
不然。你可以決定餘下的 90% 。

如何? 憑你的反應。 你不能控制交通燈轉紅,但你能夠控制你的反應。別讓他人愚弄
你,你能夠控制你的反應。讓我們舉個例子。

你與你的家人吃早餐,你的女兒不小心把咖啡潑倒在你的襯衫上,這是你無法控制的
情況。下一步將如何則由你的反應而定。

你開始責罵。你狠狠地臭罵女兒一頓,令她陷於痛苦之中。然後你又把怨氣發洩在太太
身上,責難她把咖啡放在桌邊。接踵而來的是一場短暫的罵戰。你生氣地上樓更換你的
襯衫。你下樓,然後發現你的女兒正哭著吃早餐並趕著回校。

結果,她錯過了巴士。你的太太趕著上班,你匆忙開車把女兒送回學校。因為你已經遲
到了,你以時速四十英里在一條限速三十英里上的道路前進。你付了六十元道路罰款,
好不容易到了學校,並已遲到十五分鐘。你的女兒沒有跟你道別便已跑進學校。你回到公司,
已經是九時二十分了,這時你竟然發現─你忘了帶公事包。這是非常糟糕的一天,而你感覺今天
的運氣每況越下,你開始渴望回家。當你下班回家,你感到你與太太及女兒的關係
上出現微小裂痕。 為什麼?一切皆由你早上的反應而起。為何你會有如此糟糕的一天?

A)是咖啡所造成的嗎?
B)是你的女兒所造成的嗎?
C)是警察所造成的嗎?
D)是你所造成的嗎?
答案是D。

你無法控制女兒打翻咖啡一事,但你在緊接那五秒內的反應讓霉運開始發生。
以下是你改寫命運的結局。

咖啡翻倒在你身上,你的女兒幾乎要哭了,但你溫柔地說:「親愛的,這並不算什麼
但你下次得小心一點了。」你拿起毛巾便上樓去。在你更衣完畢並拿起你的公事包後
,你下樓去,望出窗外,你看到你的孩子正在上巴士。她回頭並向你揮手。你早了五分鐘
到公司,並親切地與你的同事打招呼。你的上司亦對你新的一天給予正面的評價。
看到兩者的分別嗎?

兩個不同的情景,由同一個開首所引起。但結局完全兩樣。為什麼? 皆因你的反應
而起。 你或許真的無法掌控 10% 的際遇,但剩下的 90% 則可以由你的反應而定。
以下有一些實踐 90/10 定律的方法。

如有人說起你的是非,千萬別當一塊「海綿」,而是讓那些攻擊性的說話像水在玻璃
上一般的流走,別讓那些負面評價纏繞著你!適當的回應能夠使你的生活免受破壞。
一個錯誤的反應能夠使你失去朋友、生氣、甚或被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

航班延誤了,而它將影響你一整天的行程。為何將你的怒氣發洩在服務員的身上?憤怒
並不能阻止事情發生。如利用你的時間學習,或認識旁邊的乘客,或許還會有意外的收穫
憤怒只會令你的一天變的更糟。

90/10 的定律非常神奇,而只有很少數的人懂得運用它。 結果呢?超過百萬人沈溺
在痛苦、嘗試、問題與傷心之中。 我們必須理解並實踐 90/10 的定律。它可以改變我們
的一生。

noira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釋迦牟尼在一次法會上說了個故事:有個富商,討有四個老婆。

第一個老婆伶俐可愛,整天作陪、寸步不離;

第二個老婆是搶來的,是個大美人;

第三個老婆,沉溺於生活瑣事,讓他過著安定的生活;

第四個老婆工作勤奮,東奔西走,使丈夫根本忘記了她的存在。


平日,商人一直很疼愛、重視前三個老婆,卻常常忽略了照顧第四個老婆。

有一次,商人要出遠門,為免除長途旅行時的寂寞,

商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四個老婆,希望能有人願意陪同他一起前往。

第一個老婆說:「你自己去吧!我才不陪你哩!」

第二個老婆說:「我是被你搶來的,本來就不甘心情願地當你的老婆,我才不去呢!」

第三個老婆說:「儘管我是你的老婆,可我不愿受風餐露宿之苦,我最多送你到城郊﹗」

第四個老婆說:「既然我是你的老婆,無論你到哪裡,我都跟著你一起。」


於是,商人只有帶著被自己常常忽視的第四個老婆,開始了他遠行的旅程。

最後,釋迦牟尼說:各位,這個商人是誰呢?就是你們自己。


第一個老婆是指『肉體』,死後還是要與自己分開的;

第二個老婆是指『財產』,它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第三個老婆是指『自己的妻子』,活時兩個相依為命,死後還是要分道揚鑣;

第四個老婆是指『自心』,人們時常忘記它的存在,但它卻會永遠陪伴著自己。

noira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21 蘋果日報 吳若權


昨天晚上 夢到了前任情人 就像剛開始熱戀那樣 她給了我ㄧ個好幸福的擁抱

我能感覺他的心 是熱熱的熨斗 把我心裡的縐褶 瞬間都燙的平整了....

noira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Sep 20 Thu 2007 13:03
  • 洛神

這幾天 回味了以前的一部歷史改編小說 洛神

夜深人靜的時候 放著鋼琴輕音樂 翻讀這本小說甚是有所感觸

今天終於又看完了一便 感觸與四年前有所不同 但感動卻是一樣的

不知道是真因為書中內容感動了我 還是音樂營造的氣氛環境影響了我

但不想去計較這些小事 我得到我要的感覺了

.........

好久沒有這種心中悸動的感覺 很高興有幸可以回溫

還是一樣無奈自己筆拙寫不出現在的感動

但真的 很舒服

此時此刻音樂還在放著 心中澎湃的感覺也持續隨著音樂延續下去

舒暢的感覺讓我不想就此熄燈睡去

寫網誌也只是想讓我可以藉此多一分理由多處於這個氣氛下

現在的感覺 讓我即使留下淚來也不覺得莫名奇妙

不想再用力去用文字刻畫現在的情緒感覺

最後只想在提醒自己一下

有空的時候記的把以往可以讓自己感動的事物拿出來重新回味

音樂 小說 燭光 任何感動過的都可以

人生在世不就為了求那幾個感動?

瑣碎的雜事煩過頭了 記的把自己丟進屬於自己的世界裡 沉澱 感動一下

好好養精蓄銳 充好電 迎向嶄新的明天

人生多美好 不是嗎?

noira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型社會來了!
中產階級消失,台灣將有80%的人,落入下層社會
「歡迎來到新世界!」這是日本趨勢專家大前研一最近送給台灣人的一句話;你別再以為,只要咬牙忍一忍,好日子還會回來,你可能已經從中產階級淪落到「下流社會」而不自知......

文╱曠文琪
將鏡頭轉進房地產市場,最讓消費者震驚的是,剛結束的九二八房地產檔期,台北房價創十年新高,天母地區出現挑戰每坪八十萬元關卡的預售豪宅案,內湖區豪宅建案將挑戰每坪五十萬元。一份「購屋痛苦指數」調查報告顯示,要進駐台北市(三十五坪預售屋),一般民眾平均需十八•四年不吃不喝。

這些看似不相關的新聞,其實代表的是台灣經濟與社會板塊的大變動,它正形成一波大海嘯。全球化的趨勢已席捲台灣,隨著購併案越多,人員被精簡的機會越大,更多中產階級將被淘汰,當浪潮落下,台灣的財富將被重新分配,貧者越貧,富者越富,沒人躲得過。

當世界改變,你還是屬於台灣中間的一群人嗎?以下提供你三個自我檢視的問題:

一,房貸造成你很大的壓力嗎?
二,你不想結婚更不想養兒育女?
三,你為小孩未來的教育經費憂心?

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說,如果其中有一個以上的答案是肯定的,代表你已經在這波浪潮中,被淘汰到中低階層而不自知。

九月,《商業周刊》採訪小組飛往日本專訪大前研一。看完我們帶來台灣二十年來可支配所得的成長數字後,他送給台灣的第一句話是:「歡迎來到新世界!(Welcome to the new world!)」他說,在這個新世界當中,「你的薪水最高峰,平均是在四十歲左右,過了這個尖峰,便鮮有機會升官或加薪。你也別再以為,只要咬牙忍一忍,好日子還會回來。」

去年,大前研一針對中產階級消失的現象,以二十年的觀察,寫下了《M型社會》一書,震撼日本,這也是亞洲第一本針對此現象提出全面解決方案的書,小自個人,大至國家,他說,這是關鍵時刻,人們必須擬定新戰略。

關卡:日本八成民眾淪為中下階層 四大證據顯示台灣步上後塵

所謂的M型社會,指的是在全球化的趨勢下,富者在數位世界中,大賺全世界的錢,財富快速攀升;另一方面,隨著資源重新分配,中產階級因失去競爭力,而淪落到中下階層,整個社會的財富分配,在中間這塊,忽然有了很大的缺口,跟「M」的字型一樣,整個世界分成了三塊,左邊的窮人變多,右邊的富人也變多,但是中間這塊,就忽然陷下去,然後不見了。

根據大前的統計,去年日本已有八成人口,淪入中低收入階層!在這個新形態的社會裡,如果企業與個人都不展開自救,政府又繼續往錯誤的方式施政,惡性循環下,社會的失業率和物價將年年上揚,收入永遠跟不上物價,整個社會對於未來,都將失去積極性。

事實上,美國比日本更早步入了M型社會。現在,美國最有錢的前一%家庭,只要拿出財富中僅一%的收入,等於社會底層兩千萬家庭的收入總和。攤開台灣的數字,大前研一斷言:「台灣已經出現日本當初的徵兆,成為M型社會!」

證據一,從一九八○年到去年,台灣依照個人可支配所得五等份分析,最窮與最富的一群人,其財富的年複合成長率分別為七.○三%與七.一二%,但中間族群的財富,成長幅度卻僅六.五八%。

長期觀察台灣貧富差距現象的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解讀,這代表台灣中間的族群正在撕裂中,「他們未來的機會越來越少,如果不能向上走(成為上流社會),就是往下沉淪(成為下流社會)。」

證據二,台灣的痛苦指數(失業率加上物價指數),創下二十年來新高,達到六.四三。

證據三,去年,台灣的名目平均薪資年增率低於消費者物價年增率,這中間的落差代表的是,我們的加薪幅度趕不上物價的漲幅,也就是說,我們的荷包不斷縮水。再根據主計處發布的最新統計,過去五年,台灣二十三個縣市中,高達十三個縣市,其家戶的每年可支配所得都是衰退的,例如雲林縣、澎湖縣分別減少一萬九千元與一萬六千元。

證據四,二○○八年,台灣將成為老年化國家,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八•六%,超過聯合國標準。這個數據直指,台灣踏入M型社會大門後,就很難回頭。因為,台灣將陷入老年少子化的困窘,手上握有鈔票的人大都是不愛花錢的高齡者,這會使整個社會的財富無法流動,原來的中產階級要賺錢翻身的機會也將變少。

反映在現實生活,每個人的痛苦感開始上升。根據衛生署的統計,自殺是去年十大死亡原因的第九名,台灣平均每天有十一個人自殺,看精神科門診的人越來越多,振興復健醫學中心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嚴烽彰說,「現在精神科變得很熱門,」他苦笑著,全球化的趨勢越演越烈,他的病患有增無減。

也有位在寵物店工作的年輕人,三十多歲,總覺得領的薪水永遠不夠,最後,他開始去幻想未來,刷卡從電視購物買了二十台筆記型電腦,說是以後創業要用的,但要怎麼做,他根本沒有計畫,還沒創業就成為卡奴。這種行為雖然看來令人啼笑皆非,但背後藏著更深的悲哀。

參考資料 商業周刊

noira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張國立
我總是喜歡用一種方式來計算生命,並為自己的吃喝玩樂尋找藉口:
你在二十歲以前的人生是有記憶的嗎?
有,你記得你老爸揍你,因為你在做功課時偷偷看漫畫。
有,你記得老媽在你沒考上大學時,擠著明明是苦笑的微笑說,明年再來嘛。
有,你去喝了兩杯啤酒,被警察逮進派出所,你老爸老媽慌張的趕來為你求情。
對,我的意思是,二十歲以前你幾乎是在不知不覺,或為了老爸老媽而活的。
當然,也許你是天才,從三歲時就為自己做好人生規畫,天才不在我的敘述範圍之列。
那麼六十歲以後呢?
你有了積蓄、有了子女、也開始逐漸有了時間,但你卻沒有太多的體力和理想,
因為理想的基礎的是夢想,你已經沒有做夢的力氣呀。 
好,你的人生扣除二十歲之前和六十歲之後,你還有四十年,這是黃金歲月,
可是,老天,你在黃金磚塊裡做了些什麼?
你很忙,沒空研究這種數學問題,我的數學很爛,但還是好心的幫你算算:
你睡覺睡掉了三分之一,折合成明確的數字是十三點三三三年。
根據統計,平均每個台灣人每天花在電視或電腦網路(無關工作)是三小時,
等於每天的八分之一,也就是五年。 上班則以每周五天每天八小時
(真有人只工作八小時嗎),這又去掉了十年。 換句話說,扣除例行的活動,
你的黃金四十年已經不知不覺被幹掉了二十八點三三三年。
我還沒算你罵兒子、叫老婆、洗屁股、和鄰居為了停車位吵架的時間。
老兄,我講的是良心話,你的一生真正落到你手裡的,大約不到五年,
而你休假的時候居然還跑去租DVD,躲在家裡的沙發上過日子,
喂,這真是當初你想要的人生?
好吧,再用另一種方式來計算人生。
早上起床後,無論擠公車、坐捷運、開汽車,你的路線是不是都一樣?
下班時只不過重覆一番罷了,至於中午休息,你是不是都吃便當,?
峈怳膝q附近的幾家餐廳, 你會花個半小時去找一家聽說很好卻相當遠的小飯館嗎?
我們都是螞蟻,每天在同樣的幾條線上行動、和同樣的幾張面孔聊天、?
隻P樣的問題爭吵。 對,我也完全同意人生便是在平凡裡尋找樂趣,?
暋D是,你有樂趣嗎? 你又要罵我好高鶩遠,不這樣又要怎樣?
二十五歲起有汽車貸款,三十歲有房屋貸款,
三十五歲起煩惱子女未來的教育經費,
四十歲擔心老爸老媽退休後的生活,
四十五歲則恍然發現要每年去做健康檢查。
能夠在六十歲前還清房屋貸款、把兒女送進大學、除了身高外其他的數字,
像是血壓、膽固醇,都慢慢的升高,然後你坐在電視機前看同樣的廣告,
忽然發現你好像該做些什麼不一樣的事,卻又嘆口氣,這些事該在四十歲時候做的啊。
這樣你全明白了吧,業績是老闆的、存款是兒女的、身體是醫生的、夢想是日記上的,
剩下來的雖然不多,那才是你自己的,所以做人得快樂。 ( 說得真貼切!! )

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是日本禪宗的「老虎」,也許你聽過,也許沒,反正你已經習慣看同樣
的廣告,
不如將就的再聽一遍這個故事吧:
有個人走在山裡,突然樹林中衝出來一頭老虎,
看起來它很飢餓,對你直追,你拚命的跑,跑到一處懸崖,你想,完啦,後有老虎,
前有斷崖,唯一能活的方法就是往下跳,說不定還能撿回命。
當你正要往下跳,卻看到崖下也有一頭餓虎,正抬起頭朝你狂吼。
好了,你跳下去不死也會變成老虎的生魚片。
這時你看到有根樹藤從你腳邊往下垂。
好,你可以攀著藤掛在半空中,這樣下面的老虎和上面的老虎都咬不到你。
你興奮地攀著樹藤下去,當你正慶幸可以垂掛在兩隻老虎中間時,老天,你看到兩隻?
藏b咬樹藤,而且顯然很快樹藤就要被咬斷了。
一切的努力都白費,你萬念俱灰時,忽然看見山壁上有顆櫻桃,紅紅亮亮的,
你不禁伸手去摘下那顆櫻桃放進嘴裡。嗯,好甜的櫻桃呀。 故事便結束在好甜的櫻桃。
究竟這個故事有什麼含意呢?
禪宗的東西都有很多含意,每個人有不同的解讀方式。
我的解讀很簡單,要保握住現在,就像那顆櫻桃;
你不可能在樹藤上晃來晃去地晃到六十歲才去摘,你得馬上就摘了送進嘴裡。
同樣的,別老安慰自己說,現在拚命努力,等到退休時就可以享受。

相信我,任何享受都應該隨時進行,千萬別等到退休,那時你可能早忘了怎麼享受了。
工作時要給自己找樂趣,工作之後更要找樂趣,這樣你才可以無時無刻不在享受你的人生。

當然,你會罵我只會說不會做。
在此我先接受你送來的三字經,真的,我也是在四十歲的時候才體會出這個道理,
而且即使到現在仍只能努力去做若干的實踐罷了,不過至少我已經開始在做,你呢?
別老是抱怨個沒完,這本書最大的好處就是告訴你,再怎麼抱怨也無濟於事,
找找看你的釣竿、你的護照、你當學生時的吉他,然後,我們一起去吃櫻桃。

noira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 Father's Pray


Build me a son , O Lord , who will be strong enough to know when he is weak , and brave enough to face himself when he is afraid ; one who will be proud and unbending in honest defeat , and humble and gentle in victory.

Build me a son whose wishes will not take the place of deeds ; a son who will know Thee-----and that to know himself is the foundation stone of knowledge.

Lead him , I pray , not in the path of ease and comfort , but under the stress and spur of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

Here let him learn to stand up in the storm ; here let him learn compssion for those who fail.

Build me a son whose heart will be clear , whose goal will be high ; a son who will master himself before he seeks to master other men ; one who will reach into the future , yet never forget the past.

And after all these things are his add , I pray , enough of a sense of humor , so that he may always be serious , yet never take himself too seriously.

Give him humble condition or state of mind , so that he may always remember the simplicity of true greatness , the open mind of true wisdom , and the mildness of true strength.

Then I , his father , will dare to wisper , "I have not lived in vain."


--------From "The Young Soldier"

noira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個一生都是在蓋房子的木匠,勞勞碌碌了終生,終於有一天他可以退休,享享清福了

像是轟隆隆運轉的齒輪,終於能夠歇息,他開心地計畫著自己退休的生活。
「可以再為我建最後一間房子嗎?」幾十年雇用他的老闆這樣說。老木匠雖然心中極不願
意,還是念在多年合作的情分上,勉為其難地答應了。
這次建房子的工程,他喪失了以往嚴格要求完美、熱情工作地熱誠,一心只想草草完成他
一生中,最後的一棟房子。他開始草率選材、偷工減料,連專注認真、炯炯的眼神都變了
,每一步敲敲打打的步驟,都心不在焉,只想趕快完成老闆最後派給他的任務。
最後房子終於建成了,就像以往一樣的光鮮亮麗,但沒有人知道其實是金玉其外、敗絮其
中。老木匠鬆了一口氣,對老闆說:「看,我幾十年的功力還是不變吧,多漂亮的房子!

老闆深深地微笑了,對他說:「這一棟最後的房子,是我送給你的禮物,用來感謝你這幾
十年來,對我的忠誠與負責用心,享受它吧。」
老木匠感到無比的錯愕與懊悔,如果早知道是這樣,他一定會用最好的釘子、最好的木材
、最好的誠意與用心,來建造這棟屬於自己的房子,提供自己一個安穩又舒適的晚年。
可是,現在一切都來不及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呢?其實。我們都是那ㄧ個木匠,正在建造著屬於自己的房子。
今天老闆派給我們一項任務,要我們寫一份報告。我們心裡總想著,這是為了別人做的,
所以總想盡法子偷懶,偷工減料,做的越少越好,只要給老闆看到漂亮的外殼就好。
今天老師要我們去學校上課,我們心裡總想著,能不能翹課呢?還是老師沒看到的時候就
偷溜走,比上課還要愉快的誘惑這麼多,幹麻要「為了老師」去上課?
今天爸媽要我們做一件事,就想著趕快草草地敷衍做完,我有「我自己」要忙的事要做。
每一件事,都是「別人」要我做的,為什麼我需要認真、需要用心呢?
其實,我們都不知道。一項項每天派給我們的任務與工作,都像是那ㄧ個木匠在釘一個釘
子、鋸一塊木板、鋪一塊磚頭。
我們都以為是在「為別人」工作的,「為老闆」工作的,所以想盡辦法偷工減料,想盡辦
法偷懶。
但最後,我們才會恍然大悟,每一項工作,其實都是「為自己」在蓋一棟房子。
有那麼一天,我們都會住在自己蓋的那棟高大而寬敞的房子裡,它為我們擋風遮雨、為我
們提供舒適安恬的生活。沒錯,我們將會住在,那一棟,我們自己蓋的房子裡面。
所以,你今天「為別人」釘下去的這個釘子,是否牢固、是否認真呢?

noira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習慣所掩蓋,被時間所迷離,被惰性所消磨.

人生有很多次如果,但是沒有一次但是.

無聊的時候,別忘記朋友。朋友無聊的時候,別忘記你是他們的朋友。

當你不懂得放棄的時候,你可以告訴自己你還懂得堅持.

在大學裡堅持每天做一件相同的事,很能鍛煉我們,試試便知。

noira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